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限行听证会上,这三个问题很受关注

2023-07-10 22:16:27   来源:南方Plus
02:14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召开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征求意见稿)听证会于7月10日上午召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和交通专家学者、外卖小哥、车辆销售商、行业协会、公交从业人员、其他群众组成的15名听证代表,以及旁听人、新闻媒体出席了此次听证会。


(相关资料图)

听证会上,交警部门回顾了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从最初的全市、全天“限行”,到2021年提出中心区域全天限行,再到现在的若干重要道路分时段“限行”的3个阶段,并就此次听证的市中心区重要道路分时段“限行”方案做了具体的介绍。其中,有几个问题备受关注。

关注一:限行是否侵犯了电动自行车的路权?

听证会现场,有参会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出行感受,坦言广州部分路段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没有明显区分,导致部分机动车靠右行驶后“占用”了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不得不“往左”借道,行驶上机动车道。所以有参会代表认为,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的根本应该要加大对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而不是限制电动自行车的行驶。

对此, 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副支队长梁明昌介绍,广州与其他一线城市有比较宽阔的非机动车道不同,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州大多数道路是没有比较好的、连贯的、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我们已经在抓紧尽力的弥补短板,但短期内全面的恢复完善不大现实。”据了解,为改善非机动车通行条件,广州积极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新建非机动车道613公里;同步开展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设施及待行区建设,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增设机非隔离栏17.1万米,完善93个路口机非隔离设施等,逐步改善非机动车通行条件。

目前,广州交警部门经过审慎的论证,从最初的全天全市限行,到现在的方案——若干重要道路限时限行,目的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做一个探索性的方案,尽可能的分配好有限的道路资源。“除了保障电动自行车的路权以外,同时我们还要保障其他的群体,包括更弱势的行人以及机动车的通行和安全的需求。”梁明昌说。

关注二: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是否要扩大?

参会代表中,有人提出可扩大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对此,梁明昌介绍了两组数据,一组是在2019年前,广州的日均常规公交客运量达600多万人次,现在已降至约300万人次。另一组是,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上牌量已达360万辆。

这两组数据一升一降,此消彼长,说明了市民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的习惯有所改变。“原来通过公交出行的市民转向了电动自行车,也有部分此前靠机动车出行的车主也转向骑电动自行车。现阶段,我们要正视电动自行车是出行刚需这样一个客观的事实。接下来通过优化公交线路,提高舒适性便捷性,来吸引市民选择公交出行。不是一刀切大范围限行。”梁明昌说。

关注三:对外卖或快递行业的电动自行车,是否有其他适用政策?

听证会现场,有代表是配送行业从业人员,他提出,电动自行车是部分行业从业者的劳动及谋生工具,如果限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及收入,能否有其他适用政策?

但也有部分代表提出,部分外卖配送人员因配送时间限制及经济利益驱使,常常出现逆行、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更不应“特殊对待”。

梁明昌表示,2021年第一个方案中心区域全天限行对外卖配送等行业影响大,所以针对外卖等行业配送车辆,给予预约出行,推出了报备通行措施。但目前的方案中,限行范围缩小,且次干道和支路均可供骑行人绕行。“我们之前举办了6场座谈会,与会代表认为在限行范围不大的情况下,为了整体公平性,不宜对外卖配送行业做出特殊通行措施。”他表示,交警部门一直关注外卖等配送行业的合理通行需求,接下来将就针对配送网点热门线路以及限行路段沿途商家的实际需求,并借鉴其他城市的管理经验,与相关部门抓紧研究优化完善方案,做好配套的管理服务工作。

现场也有部分听证代表提出,建议外卖平台给予外卖骑手更宽裕的送餐时间,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交通违法骑手的管理,比如将骑行速度是否超标纳入平台考核。

【撰文】南方+记者 关喜如意

【摄影】南方+记者 张由琼 张冠军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通讯员 交宣

【作者】 关喜如意;张由琼;周鑫宇;张冠军

红绿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