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只想听专业人士好好说话。总要有人尝试去吃螃蟹的。
以下完全引用于微博博主:做电影的连城易脆
最近关于《满江红》偷票房的谣言甚嚣尘上,其实我去年就写过文章科普过什么叫偷票房,怎么偷票房了。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偷票房行为的主体一般是影院,很少是片方。网上现有的内容基本上都不能说明《满江红》存在所谓偷票房或者刷票房的行为。其实很多截图反而证明《满江红》才是受害者。在具体科普前,我先强调一下,我非常支持《流浪地球2》,不仅自掏腰包买了2张激光IMAX的顶配版本的票带着朋友一块儿去看,还专门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来支持《流浪地球2》→O网页链接【插播:关于“幽灵场”的科普→O做电影的连城易脆;关于“抢排片”的科普 →O做电影的连城易脆;逐条批驳造谣贴→O做电影的连城易脆】下面就具体问题做一下详细说明,包括什么是偷票房、为什么偷、如何偷、怎么查:1、什么是偷票房?在定义偷票房行为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每一张电影票所对应的购票款,都是需要给国家上交电影专项基金和营业税,而剩下的部分,则由影院、院线、投资制作发行的片方,一起分成。所以由于票房数据直接涉及多方实际利益的结算,因此国家要求:电影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每一张电影票的数据,且要符合实际观影情况。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行为,其实都属于偷票房:①上报观影人数低于实际观影人数:例如某部电影实际观影人数为30人,影院系统上报为20人,那么意味着有10个人的票款被私自截留偷走了。当然,有时候还会出现索性1个人都不上报,所有的票款全部截留的情况,一般这种会发生在包场观影时。②上报的票价低于实际结算票价:例如某部电影电影院实际以45元/人的价格销售,但在上报数据时则私自调整为25元/人,那么其中20元/人的差价也算是被偷票房。③将A电影的票房数据按B电影进行上报:例如观众实际购买的是A电影,看的也确实是A电影,但是影院却把这部分票房数据按照B电影进行上报,那么对于A电影来说,原本属于他的票房就相当于被B偷走了。有一部分手写票就隶属于这类情况,该情况下B电影可能会承诺给影院更多的分账,也有可能电影院与B电影的片方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以上3种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多样。总之,但凡影院上报的票房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且违反《电影产业促进法》《分账影片市场监察工作细则》《电影发行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文件等,都属于偷票房行为。2、为什么要偷票房?至于“为什么要偷票房”,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无非是影院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热门影片上映的时候,超高的票房,的确会诱使一部分影院,冒着风险去尝试截留票款。不过,除了影院自身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外,其实导致偷票房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也挑一些典型的情况做一些举例。比如上面提过的包场观影,一般在包场情况下,包场客户会惯性思维地认为我这是包场,人数也比较多,那么你们影院理应给我优惠,应该要降价销售。然而有时候影院可能已经是按最低发行价给对方了,但是对方依然坚持要更多的折扣,此时影院被逼无奈下,可能就会提议是不是可以不出票,如果可以不出票,就会同意降价。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每一部电影都会有所谓的最低发行价,由发行公司来决定,一般北上广深4个城市会高一些,例如会设定为35元、30元的样子,其他城市会低一些,会设置为25元、30元的样子。那么影院的售价一般不会低于这个最低发行价,如果实际销售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在上报数据的时候也需要自己补足其中的差价。所以一旦低于最低发行价的时候,多数影院不会愿意自己补贴,就会考虑直接不出票。而包场客户会觉得我的目的就是要看电影,那么出不出票似乎也无所谓,就会同意影院的提议。在这种情况下,影院其实也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由于没有出票,实际上也属于偷票房。还有一种就是有时候包场客户会希望影院给到一定时间用于映前、映后的交流活动,一般情况下,影院可以免费给到20分钟左右,最多给30分钟,但是偶尔客户存在一些发布会、演讲的需求,就要求给到1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影院一般要额外收取场租费用,当客户不希望支付这部分费用时,影院有可能也会提议说那就索性不出电影票了。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作为包场方,本身也是希望通过包场来支持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同意影院提出的不出票的操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所支付的票款是无法成为该电影票房的一部分的,而且会助长这类行为的风气,反而是对电影的一种戕害。以及,如果因为要更多的交流时间,影院提出要额外支付费用的情况下,也建议可以和影院协商把这部分费用折算进票价中,这样可以让电影积累更多的票房数据。因为影院额外收取的场租费用是不会进行上报分账的。另外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有时候我们发现某个场次全部售罄,其实可能只是包场的场次不对外销售,影院锁座的行为,这个本身和偷票房不搭界。总之,明明是想要支持一部电影的,千万不要变成了去伤害一部电影。3、如何偷票房?解释完偷票房的定义和动机后,再从技术层面,让大家了解一下偷票房一般是怎么操作的,进而也就知道该如何监察并抵制这种行为。首先非常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手写票。此类行为一律视作偷票房。因为按照国家规定,所有的电影票都应该使用指定的系统机打出票,是严禁一切手写票的操作的。 当年吴京导演的《战狼》就遭遇过这类行为,引发不少争议。所以,但凡收到手写票,而没有正规机打电影票时,都可能存在偷票房的情况,就值得警惕注意。还有一些偷票房的操作则比较隐蔽。我们知道大多数观众都是通过猫眼、淘票票这类较大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购票,不过很多影院也都有自己的购票app和小程序,同样可以进行购票,那么这里其实就可能存在猫腻。比如,影院为了留存顾客,可能会鼓励观众充值预付卡,或者付费成为影院的会员,然后引导其在影院的购票app和小程序购票,并提供一定的折扣或者优惠,有一部分观众就会被此吸引进行购票。而这部分票款由于无法被猫眼、淘票票等第三方平台监测到,有一部分影院就会直接截留,不再上报,或者只上报一部分。像要发现上面这种偷票房的行为,一般则需要安排特定的监察人员,到影院实际进行观察才能发现。这里可以分享电影《黑客帝国4》上映时的一个案例。当时,《黑客帝国4》的片方以一定的费用,雇佣了一批兼职人员,帮其进行票房监察,会根据一些历史数据和评估方式,给到监察人员可能存在偷票房行为的影院名单,然后让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去到这些影院,通过该影城自身app或者小程序购买该电影的电影票进行观影。同时,利用片方提供的第三方工具,来对电影票进行扫码操作,检查该电影票的上报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并要求检查人员在影厅内计数观影人数,和第三方购票平台的人数进行比对,看是否出现严重的超额现象。当时通过这类监察方式,的确发现了一些影院存在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这类影院普遍比较偏远,且为单体影院,部分还存在前科。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恶意退票、双系统、结构票(套餐)的方式进行偷漏瞒报,限于篇幅所限,就不逐一展开介绍了。那么一旦片方发现该影院存在偷票房行为时,该如何应对呢?一般片方会协同中影等单位,先尝试联系影院进行票房催收,如果影院及时录入票房,就不再追究。但是影院拒不承认,或者非常不配合的话,片方可能就会以停供密钥的方式,进行处罚。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热门影片的密钥,都是分段制作并发布的:在后一阶段的密钥发布前,会剔除掉前一阶段,那些存在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影院。这部分影院后续就无法正常放映该影片,同时这些影院也会被计入黑名单,在未来挑选点映影院的时候不予考虑。4、如何监察偷票房?首先,我们要先有基本的自律,即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而要求影院不出票,而是反过来在影院不出票的情况下要求其必须出票,且主动拒绝手写票。另外,当发现偷漏瞒报行为也可以进行举报,下面这个“电影票房监督”的公众号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渠道,观众可以向该公众号进行晒票,被晒的电影票,第三方就会进行一定的监察,来判断是否存在偷漏瞒报的行为。
——————
了解完完整的偷票房的概念,就应该可以很容易判断当下微博舆论场上大部分对《满江红》的指责都是无理取闹,造谣中伤了。
其实我知道很多东西只是这些营销号为了带节奏,但是我依然要继续说,为的是让那些中间群体,或者被误导的群体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以下全部引用自微博博主:谭飞
今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一个很可喜的高票房现场,我愿意称其为“票房暴动”——即全面放开之后观众对于年节传统的喜庆和对久违的电影合家欢的情绪上的正向消费从而引发了春节档电影的相关票房影响。然而可惜的是,近来有部分舆论似乎隐隐有些导引,比如“暗箱”、“黑幕”和“排场不公正”等现象,总之就是“不服不忿”,而且这种舆论好像还在发酵中,矛头直指票房排名一二位的电影。这种显然不够欢愉的“阴谋论”调调很扫兴,尤其扫了对中国电影人和广大电影观众在眼见春节档票房取得如此喜人成绩时的热情之兴。(今年春节档票房超去年已是大概率,甚至出现初三、四逆袭之景)我想说的是,在整整衰退了三年之后的今年春节的中国电影,同时迎来一阵这般凭空臆测的言论不仅扫兴,而且伤心,它伤害的不止是某一部电影,而是一个整装待发的中国电影从业群体。我并不想在此科普所谓的“幽灵场”“锁场”的概念和所谓“资本的操控”的臆测(幽灵场等现象主管部门打了不少年头了。资本?这六部后面都有,而且很多是互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年月,还拿“偷票房”“改电影票”等十几年前老梗搬出来给别家扣帽子,实在太没技术含量了。因为业外人不了解,就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搅混水。广大的中国电影观众需要的是观影热情,中国电影人需要的是节节高的信心。六部不同类型、题材不同的电影相继上映并获得或大或小成功,依靠的绝不是发行团队和院线的所谓幕后排片操作或阴谋论般的资本释放,它们的成功本质上依靠的是整个市场对中国电影重整旗鼓的信心和决心。在这种氛围中,选择看哪部电影、如何评价哪部电影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观众们的自由选择,基本如实反映了影片质量和影院、观众喜好程度。刻意厚此薄彼,或故意尔虞我诈的情形并不大规模存在在今年的春节档影市,所谓大规模操纵,那只怕是存在于某些臆测言论的幻想中。不造谣、不无证据传谣,安安稳稳地把电影做好,高高兴兴地把电影看完,才该是今年春节档的主旋律,我衷心希望中国电影自这个春节开始越来越好,让挑拨之心渐灭,让希望之光渐明,如此,中国电影兴之、盛之并值得记之,念之。如上,愿个别捣浆糊者思之,改之。
另:
标签: 厚此薄彼 流浪地球 热门影片 电影电影 你中有我 中国电影 黑客帝国 IMAX 甚嚣尘上 一部电影 北上广深 电影票房 希望之光 越来越好 好好说话 如果可以 值得一提 了解一下 无理取闹 总之就是 绝大多数 安安稳稳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