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西方工业化前奏的“大航海运动”,为什么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不起眼的国家发起?
是因为它们是沿海国家吗?当然不是,欧洲靠海的国家多了去了,英国还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呢!若论地理条件,怎么也轮不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头上。
有人解释说,是因为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太穷了,穷则思变嘛!这又是一个想当然的假设。当时的欧洲国家哪个不是穷得叮当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并不是其中最穷的国家,至少皇室还能拿出余钱资助这种很可能打水漂的冒险活动。而英国皇室当时欠了一屁股债,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所以,那些亡命徒也不去自讨没趣。
其实,真实的原因隐藏在西方人不愿意披露的细节中。如果一定要找葡西两国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曾经是阿拉伯人的殖民地,直到十一世纪才把阿拉伯人赶走。阿拉伯人被赶走了,却留下了先进的航海术。否则,达·伽马根本就到不了好望角,更不要说以后的大航海运动了。这是因为,要绕过非洲大陆寻找新的航线,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来自非洲西海岸博哈多尔角南端猛烈的逆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葡萄牙人在15世纪40年代以阿拉伯渔船“加里卜”(qarip)为原型,建造了一种小型快帆船,这种帆船有一个船尾方向舵以及三根船桅,其中一根船桅安装了斜挂大三角帆和船尾方向舵,从而使得船只可以在逆风情况下行驶。
而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中国就出现了纵帆帆船,纵帆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分力、合力原理,让“船驶八面风”,只要不是当头逆风,都可以正常行驶。我国东汉出现的平衡纵帆是中国的独创。这种帆在桅前后面积的比例不同,使风的压力中心移至桅后,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转动较省力。这种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木帆船逆风航行能力已达到成熟阶段。阿拉伯人从中国商人那里学到了这门技术,然后又通过占领葡萄牙和西班牙,将这些技术传到欧洲。到16世纪,中国人更是发明了“调戗使斗风”的办法,即调整船头方向,把当头逆风转变成侧斜风,这样就能在逆风情况下推动船只呈之字形前进。
有了中国的船尾舵和纵帆技术,再加上指南针的加持,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才得以冲过非洲西海岸博哈多尔角南端的逆风,绕过好望角,走向世界。中国人早于欧洲上千年的原创发明,并没有让中国人肆意妄为实行殖民掠夺,从根本上说,是中华文明没有强盗基因,不愿意用屠杀原住民的代价来完成生存模式的复制。这是中华原生文明与次生海盗文明的根本区别!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