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魏峰,现任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从事社会救助工作11年,始终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社会救助,为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成果贡献力量。
他围绕东营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认真分析我市社会救助发展实际,与市委政研室联合形成的《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过得去”的调研报告》,获全市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调研成果一等奖,撰写的《东营市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服务的几点思考》荣获全省民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三等奖,撰写的《关于搭建我市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调研报告》被评为全市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资料图)
想要推动、出台一个文件或一项政策,不仅需要到一线精准调研,更要与相关部门通力协调……这些都是魏峰的日常工作内容。
针对救助资源碎片化、救助方式单一化等问题,参与出台急难专项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等,着力打造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体系;
建立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大幅度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缩减城乡差距;
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健全完善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不间断加强对已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等动态监测,定期开展比对,及时下发未纳入保障范围的人员名单,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帮扶;
……
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魏峰总是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推动落实。
对困难群众饱含深情,魏峰坚持尽职尽责做实事、做好事。魏峰参与打造了“荧(营)光行”关爱帮扶品牌,在市、县(区)慈善总会设立“荧(营)光行”关爱基金,实施社会救助“荧(营)光行”关爱行动,对3.18万名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帮包走访联系、资源链接、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贴心服务。参与实施“情暖夕阳”关爱项目,针对失能老年人出台救助政策,资助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条件的1043名失能老年人自愿入驻养老服务机构或免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消除了这部分人进机构无能力,分散居住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推动开展孤困儿童关爱服务,以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线,购买儿童服务项目13个,开展居家探访、危机介入、心理疏导、赋能拓展等各类专业帮扶活动。
为群众申请救助跑出“加速度”,他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智能化服务,参与开发建设市“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了省、市、县“纵向贯通、横向多点互联”的东营市核对资源分中心,凡是能通过数据共享手段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群众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目前,全市已实现24个部门、73类数据综合核对,做到动态预警、及时调整。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根据工作职责,进行直办、转办相关救助事项。
(记者 商雅雯)
X 关闭
X 关闭